紫京核桃,又名“五紫核桃”,即紫樹、紫花、紫葉、紫果、紫仁。明朝萬歷年間,張炳、張桂奇兩位將軍帥兵建守于京西長城小龍門口(沿字15-16號),管轄著京西邊陲幾十萬畝的大明疆土。一日,二人在大山深處無意中發(fā)現(xiàn)一棵特殊的老核桃樹,該樹結(jié)著紫色的果實(shí)。于是就派官兵快馬加鞭的把這紫色的核桃果送到皇宮,明神宗朱翊鈞覺得這個核桃果很特別,就讓柳太監(jiān)先嘗嘗這個果子的口感,柳太監(jiān)見后不知何物,誤以為李子,拿起便吃,澀的他張不開嘴,說不出話,味同嚼蠟各種表情,引得滿朝文武哄堂大笑。之后他又命人打開紫皮,撥開核桃殼,看到核桃仁也是紫色,果仁非常飽滿,嘗了一塊后感覺這紫果仁口感極好,香味濃郁,還無澀味。明神宗覺得這個紫色的核桃長得很特別,全身都是紫色外衣有著紫氣東來的意思,是非常吉利的象征,于是下旨張炳和張桂奇兩官兵看護(hù)好此核桃樹,此果封做為貢品每年進(jìn)貢到宮里。
明萬歷年間,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(Ricci)來到中國居住,恰逢紫京核桃上貢時期,他面見明神宗時官兵正好送來紫京核桃,他覺得此物比較特別,全身都是紫色。他就跟明神宗說此物是吉祥之物,寓意皇帝領(lǐng)導(dǎo)英明,有風(fēng)調(diào)雨順的意思。明神宗聽后心情大好,對紫核桃更是愛不釋手。由于此樹通體呈紫色,果實(shí)又為京都貢品,故當(dāng)?shù)厝硕麨椤白暇┖颂摇?,又稱其為“五紫核桃”。
紫京核桃樹是一株古老而又神奇樹種,目前世界上僅在此地區(qū)發(fā)現(xiàn),又分布在門頭溝大山深處,既是藥食同源的食品,又有極高的觀賞性,被當(dāng)?shù)厝藗円暈殒?zhèn)宅神樹,寓意“紫氣東來”。